2022-12-29 15:03:133058
共生型组织基本都有以下这样的特点:第一是能够创造新的价值,让个体或组织有能力跟别人共生。
比如所有商学院原本是竞争关系,因为可能面对共同的申请人并且各有招生需求。但是如果大家都更新商学的价值,比如更强调通过商学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,所有商学院都共同做这件事情,就相当于为了这个教学目标要帮助更多的学生(包括已经学过的学生)学习新的内容。
这样市场是变大的,就不存在竞争生源的问题,而是大家一起推动中国企业管理的进步,学生之间也可以交流往来。
对于企业而言,一个很简单的判断自己有没有共生能力的方法,就是看有没有能力产生超出原有产业链的新价值。如果有,企业就具备了共生能力。
第二是能给行业提供新的标准。我们以前常说虚体冲击实体,比如数字零售平台型头部企业不断拓展,一度让传统零售业非常被动,政府和民众也很紧张,要求虚体不能冲击实体。
不过如今我们很少再提这个话题,因为原来称之为虚体的头部企业努力做了一件事情,就是以它们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赋能传统零售业,帮助零售业全面向数字化转型,从而使更多消费者获得了零售服务。这个过程本身就为传统零售赋能了新的技术标准,让原有的产业价值被更大地释放了出来。
新零售的概念也随之诞生,消费者获得的丰富程度和便利程度都得到提高。甚至很小的店都有机会变成很独特的店,正是得益于这些标准和技术工具。
第三是能提供新的未来空间。
以电动汽车为例,它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,比如人机交互,未来可以实现无人驾驶,可能是一个移动的空间,这等于给行业描述了一个很好的新未来,
这也是为什么电动汽车市场非常活跃。电动汽车不再沿用原有的汽车制造方法,不必自己去完成所有与汽车技术相关的积累,包括发动机、传输系统、轮胎等。传统车企会自己不停地投入研发,积累很久,而新的电动汽车公司一开始就采用共生模式,把各种汽车部件以最快的速度组合好交付上市,需要的成长时间很短。
对于企业家来讲,共生思维还是要落实到组织上。很多真实案例和鲜活实践,尤其是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标杆企业,比如贝壳、美的等让我们了解到,企业在商业模式、战略上实现共生其实有很大的挑战,做得到的企业并不多,难就难在组织共生。
组织共生
共生型组织不是简单地在原组织之外造一个新的组织,而是要求组织能支撑新的商业模式。要转换的东西特别多,包括:
第一,从原来的管控转向赋能,这是组织功能的整体变化。
原有组织形态其实是要解决绩效来源,解决绩效来源的一个很重要的基本要求就是稳定,否则不可能有绩效。要稳定就要管控,组织就是这么形成的。但是今天企业的绩效主要来自外部,显然比内部因素更不稳定,而维持一个稳定的组织结构,又容易失去影响绩效的外部因素。
因此,组织必须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结构,通过赋能打开组织,让外部影响绩效的因素进入组织。组织还不能是原有业务一种形式,新业务是另一种形式,而要要求原有业务也有能力接受外部绩效因素的影响,并利用好这些因素。
第二,管理扁平化、网络化、去中心化、平台化。
原来的层级管理还是保持成本规模稳定在一个非常好的结构。在过去的竞争因素影响下,企业只要做到产品质量比别人好、成本比别人低、交付比别人快,具备物美价廉的比较优势就可以。
但今天最难的已经不是这些,而是突然闯入了不再遵循这些游戏规则的新角色,比如新型汽车连油都不用,更多依靠软件驱动,原组织在乎的成本效率与新的竞争要素之间完全没有关系。
在这种情况下,企业不仅要解决内部绩效的影响因素,还要解决外部因素,也就是不同行业的人参与竞争带来的挑战。于是,组织结构需要面对的最大难题就是灵活性和整体性的统一。怎么统一?只能靠网络结构,即组织的调整从层级结构转向网络结构。
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原有业务可能还要求层级结构,但新业务必须是网络结构,大部分企业要两种结构并用,这也是今天组织管理很复杂的地方。
第三,组织既分工又协同。
这也是一大挑战:分工要求一个人必须能承担其责任和角色,但是如果在协作上缺位,分工就没有太大的价值。所以组织变得更加复杂,必须既分工又协同。
第四,发挥个人的主动性。
组织管理最大的难点是让个人有主动性。我们一直讨论各种激励、晋升,包括要不要涨工资、要不要让员工说了算,其目的就是激发个体的主动性。
组织首先要求个体服从,同时又必须激活个体。以前只需要绩效管理,现在的求职者对流动性、自主性要求很高,并不特别关心组织的绩效。如何兼顾个体的主动性和组织的绩效,就成为新型组织面对的第四个难题。
第五,组织要有创造力。
要想更多地满足未来需求,组织就得有创造力。包括教育也是一样,学生要面向未来,面向全新的商业模型、全新的挑战,学习的重点不是课堂上的经验,不是已经发生的案例和知识,而是拥有学习能力。
未来,个人也好,组织也好,必须具备学习能力,这种学习能力包括三个部分:首先是存量知识的学习;其次是过程学习的能力,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能受启发,产生创意和新知;最后是增量知识的学习能力,即能创造对未来有用的知识。
2023-03-01 09:54:2146845
2023-02-08 09:49:379441
2023-02-07 10:24:316662
2023-02-06 16:13:536638
2023-02-03 10:56:126596
2023-02-02 13:45:557483